当前位置:首页>维修大全>综合>

雁门太守行意境(雁门太守行赏析全文)

雁门太守行意境(雁门太守行赏析全文)

更新时间:2025-05-08 09:51:00

雁门太守行意境

《雁门太守行》意象:

“黑云压城”是比喻敌军压境,气焰嚣张。

“甲光”是将士身上穿的铠甲的闪光。金鳞:古代铠甲用鳞状铁片缀成。“甲光向日金鳞开”是对将士威武不屈、大义凛然的形象写照。

“紫”指长城附近的紫色泥土。

“燕脂”即“胭脂”,指边防将士所流血的颜色,暗示守边将士死伤惨重。

“半卷红旗”写风大,表现出援军突袭时的低抑气氛。

“霜重”写天寒,说明将士顶风冒寒作战,可见战斗的艰苦卓绝。

“黄金台”在易水之滨,即燕昭王置千金招贤纳土之台。用战国时燕昭王的典故,他建此台招揽天下贤才,这里用以指受到国家重用。“玉龙”即宝剑。这两句诗人剖心明志,是全诗的主旨。

《雁门太守行》是唐代诗人李贺运用乐府古题创作的诗歌。

首句写景又写事,渲染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并借日光显示守军威武雄壮;第二句从听觉和视觉两方面渲染战场的悲壮气氛和战斗的残酷;第三句写部队夜袭和浴血奋战的场面;最后一句引用典故写出将士誓死报效国家的决心。全诗意境苍凉,格调悲壮,具有强烈的震撼力和艺术魅力。

《雁门太守行》是唐代诗人李贺运用乐府古题创作的一首描写战争场面的诗歌。此诗用浓艳斑驳的色彩描绘悲壮惨烈的战斗场面,奇异的画面准确地表现了特定时间、特定地点的边塞风光和瞬息万变的战争风云。

更多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