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桦茸/桦树茸,
白桦茸是一种生长于白桦树上的药用真菌,别名桦褐孔菌。
它主要生长在北半球北纬40°-50°的地区,活性极强,会不断吸取桦树养分,大约10-15年之后会把桦树的精髓吸收殆尽,使白桦树枯死。
白桦茸为不孕子实体近球形或不定形块状。直径7~36cm,表面坚硬,黄褐色至黑色,有明显凹凸不平开裂的小块。菌肉黄褐色,菌丝为二系菌丝系统。生殖菌丝淡黄色,有隔,无锁状联合,直径4~6μm。骨架菌丝为刚毛状菌丝,黄褐色,直径5~6μm,难发现子实体。菌肉组织由褐色刚毛状菌丝和淡黄色生殖菌丝组成,厚壁,有轻微的、模糊不清的坏纹,明亮淡黄褐色,刚毛体暗褐色。
白桦树上生长着一种神奇的物质,是类似于灵芝一样的宝贝,人称白桦茸。
桦树瘤-白桦茸,又名“桦树菇”:日本有人叫“桦穴茸”。是一种生于白桦树上的药用真菌,其子实体呈炭黑色的块状形态,主要分布于俄罗斯北部、北欧、日本(北海道),滋生在北半球北纬40°~50°的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