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丰五年,是苏轼在黄州时期创作的巅峰,这一时期有《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念奴娇·赤壁怀古》《前赤壁赋》《后赤壁赋》等。这些作品抒写出苏轼悠然旷远、超逸绝尘的人生姿态,表达了他旷然豁达的性格。
是在黄州时期。
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在此期间,他的人生观得到了彻底转变。一方面,苏轼借长江抒发自己的人生之思;另一方面,长江的广袤更在涤除其内心潜藏的感伤的同时,拓展了心胸,愈益张扬了雄放杰出之势。到元丰七年(1084年)离开黄州赴汝州,苏轼在黄州被谪居了四年零四个月,共创作诗词文赋札740篇。他的《赤壁赋》《后赤壁赋》《念奴娇·大江东去》这二赋一词,成为千古绝唱,成为中国文坛的一座高峰。
初到黄州时,苏轼写了《初到黄州》,诗中有两句:“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诗词中的长江已露清旷之姿,从中看不到诗人丝毫过分伤怀的情绪,反而流露出一种随遇而安的知足。而后,在长江的激荡下,这种清旷之姿渐趋显露,更升华成一种圆融的境界。《临江仙·夜归临皋》:“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馀生。”巧妙地表现了苏轼于世俗纷扰中追求宁静的理性哲学之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