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一般出现在公历的5月5日或6日。下面是一些关于立夏的诗词和谚语:
1. 《离骚》:“立夏之日,于今四万有余年矣。”
2. 《唐诗三百首》之一《立夏》:“五月立夏时,百卉各尽时。”
3. 《唐诗三百首》之一《清明上河图》:“立夏犹有雨,寒食已无花。”
4. 清代文学家袁枚的《随园诗话》中有句话:“立夏虽然是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但春天的气息在此还是非常浓厚的。”
5. 农谚有“立夏不吃蒜,落下九年泪”的说法,意味着立夏后不再适宜食用蒜。
6. 另一个农谚是“立夏节脉,不犯百病”,意思是在立夏这一天检查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可以预防很多疾病。
立夏是中国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七个节气,一般出现在公历5月5日左右。从气象上来讲,立夏标志着气温进入夏季,大地变暖,生物开始进入繁衍生息的时期。以下是一些关于立夏的诗词和农谚。
诗词:
1. "春风不度玉门关,二月山城柳色间,立夏含情著笔端,水调歌头千万篇。" --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赋得乐天堂二首》
2.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唐代诗人杜牧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农谚:
1. "立夏前,秧苗长;立夏后,秧根长。"
2. "立夏前,麦子“含胚”;立夏后,稻子“排穗”。"
3. "立夏种西瓜,一斤种三四。"
以上是关于立夏的一些诗词和农谚介绍,希望能给您带来一些启示和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