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时,遭难的宗室多为李渊、李世民、李治三人的后代,血缘关系比较近。
韩王元嘉:李渊第十一子。与其子通州刺史、黄国公撰及越王李贞父子谋起兵反武。事败,父子皆被诛。
霍王元轨:李渊第十四子。坐与越王李贞连谋起兵,流放黔州,行至陈仓而死(多半是被害)。其长子江都王李绪,垂拱中与裴承光相通被杀。
虢王李凤:李渊第十六子。被杀。
舒王元名:李渊第十八子。永昌年,与其子李亶被丘神绩所构陷,被杀。
鲁王灵夔:李渊第十九子。垂拱四年,与其兄韩王李元嘉之子黄国公李转撰结谋起兵接应越王李贞父子,事汇,流配振州,自缢而死。其次子范阳王李蔼,被酷吏陷害杀害。
长乐王循琦:李渊第二十二子滕王元婴之子。垂拱中,兄弟六人并陷于诏狱。
嗣濮王李欣:太宗第四子李泰的长子。被酷吏陷害贬昭州刺史。
嗣蜀王李璠:太宗第六子蜀王李愔之子,永昌年配流归诚州而死。
嗣蒋王李炜:太宗第七子蒋王李恽之子。历任沂州刺史。垂拱中为则天所害。
越王贞:太宗第八子。与其长子琅邪王李冲起兵反武,起兵二十日兵败被杀,传首东都洛阳,枭于阙下。被牵连危害的有其次子常山公、常州别驾李倩,其第三子李温被流放岭南。
纪王慎:太宗第十子。越王贞起事时李慎不肯同谋。及李贞事败,李慎亦被下狱,后来得到赦免,改姓虺氏,仍载以槛车,配流岭表,道至蒲州而卒。其次子沂州刺史、义阳王琮、楚国公睿、遂州别驾、襄郡公秀、广化郡公献、建平郡公钦等五人,垂拱中并遇害,家属徙岭南。
零陵王李俊:太宗第十四子曹王明长子,历任南州别驾。垂拱中与其弟黎国公李杰一起遇害。
泽五上金:高宗李治第三子。永昌元年出为随州刺史。载初元年,武承嗣指使酷吏周兴诬告他及许王素节谋反,自缢而死。其子义珍、义玫、义璋、义环、义瑾、义璲、义珣等人一并配流显州,除义珣外诸子均死于显州。
许王素节:高宗第四子。与泽王上金一同被周兴诬告,被缢杀。其子瑛、琬、玑、玚等九人一并被杀,其余诸子琳、瓘、璆、钦古等人以年小,特令长禁雷州。
懿德太子重润:中宗长子。本名重照,以避武则天讳,改名。大足元年,为人所构,与其妹永泰郡主、妹婿魏王武延基等窃议张易之兄弟等,被武则天杖杀,时年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