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维修大全>综合>

供应链融资营销的意见和建议(供应链融资平台可行性)

供应链融资营销的意见和建议(供应链融资平台可行性)

更新时间:2025-05-14 10:40:16

供应链融资营销的意见和建议

1、采购阶段——预付账款融资模式

作为商品融资的一种,预付款融资相当于未来存货的融资,其担保基础是客户对供应商的提货权,或者提货权实现后形成的存货。

在这种模式下,融资企业在和供应商签订购销合同的基础上,向银行申请贷款。银行指定仓库进行仓单质押,并且控制提货权。这样的业务流程除了需要供应商、融资企业和银行的参与之外,也离不开物流企业的参与。物流企业負责对质押物品进行资产评估和监管,并等候发货的指令,有效降低了银行的管理成本。同时,供应商必须承诺回购,防止中小企业的信用风险造成银行的损失。

从广义上讲,预付款融资包括贷款指定用途和采购活动的信用支持。而在供应链金融中,预付款融资的担保支持就是贸易所得,大大简化了对客户融资的资产支持要求。由于中小企业从上游大企业获得的付款期较短,有时甚至需要预付款项,因此运用预付款融资模式获得信贷支持不失为一种极好的融资方式。

2、生产阶段——动产质押融资模式

借助于核心企业的担保和物流企业的监管,中小企业用动产质押的方式,从银行为主的金融机构取得贷款的方式就是动产质押融资。其中,动产主要指原材料、产成品等具有强流动性的资产。

银行根据中小企业的贷款要求,重点考察其是否有稳定的存货、是否有长期合作的对象和供应链综合状况,以此作为是否发放贷款的依据。有时,商业银行也可以授予物流企业一定的授信额度,将中小企业贷款负责权转移给物流企业,简化了流程,提高了供应链的运作效率。当然,这种情况仅限于第三方物流企业规模较大、运营能力强的情况。

在一般情况下,即使中小企业的动产较多,由于不受金融机构的关注,因此也无法获得银行较多贷款。而在供应链模式下,动产质押融资具备了可行性。一方面,银行会和核心企业签订动产回购协议或担保合同,降低了中小企业的违约风险。另一方面,核心企业也因与中小企业的合作关系和稳定的供货来源,为其解决了担保困难的问题。

3、销售阶段——应收账款融资模式

中小企业在资金融通方面受到了限制,但其自身又存在较多的应收账款。由于中小企业自身实力的薄弱,无法将应收账款一次性收回。只有将这些应收账款转让出去,或者利用其作为担保取得融资,才能根本性盘活中小企业资金。

购货方和中小企业进行货物交易,向其发出应收账款单据,从而成为货物交易中的债务人,核心企业即债务企业,会向银行出具应收账款单据证明,以及付款承诺书。中小企业则利用该单据向银行申请质押贷款,融资后,中小企业用贷款购买原材料和其他生产要素,以继续生产。债务企业在整个运作流程中起着反担保的作用,当中小企业出现信用问题,债务企业将承担相应的补偿责任。

通过应收账款融资的应用,使得中小企业短期资金的需求得以满足,为其正常生产经营提供支持。同时,这种模式也加速企业内部资金流动,提高了应收账款的使用效率,有利于整个供应链的高效运转。

更多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