簸箕籺又名簸箕炊、盖籺,顾名思义,就是用一种竹篾编成(现在也有很多是锡铝的)的圆形的小簸箕(也叫“盖”),淋上一层一层米水炊熟而成,具体做法也很简单,就是选用精细的上好大米,然后磨成很细的米粉(古代是用石磨来磨,现在多是用机器磨,不过石磨出来的米粉口感更好,所以很多乡镇仍然采用石磨的方法),然后边磨边加水,使之成为米水一样细细流出来。
然后就是炊,架起大锅加入适量水,烧起熊熊大火,待水烧至咕噜咕噜翻滚,往锅里先加个小木架将小簸箕垫起与水隔开,然后往小簸箕淋上一层米水,盖上先炊熟,一会再打开,再淋上一层米水,反复几次,直到簸箕盛满,最后一层可撒上事先炒好的花生和芝麻,再炊熟就可以出锅啦!
做好的簸箕炊就像一个圆圆的大白饼,因为是一层一层的淋米水炊出来的,所以切开来能清楚的看到一层一层的结构哦。
簸箕炊
吃的时候,用像镰刀一样的小刀片,将簸箕炊界成大小适宜的小方块,然后蘸上酱油或淋上刚刚烧好的滚热的香喷喷的香油(香油可以加入金黄的花生油、绿油油的韭菜、蒜蓉、酱油、盐等调制而成),搅拌好就可以开吃啦!如果簸箕炊或香油凉了,也可以将香油回锅加热后,直接将簸箕炊放入热油中煎至金黄,又是另外一番滋味哦,想想就口水直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