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词的基本文体特征为:每首词都有词调,每个词调都有调名,如《蝶恋花》《菩萨蛮》《浣溪沙》等,又叫词牌。词调类别按音乐不同分为令、引、近、慢等,按长度不同可分为小调、中调、长调,还有转调、犯调、偷声、减字、添声、添字、摊声、摊破等异体变格。
词根据乐曲的遍数分为单调、双调、三叠、四叠。其中双调是词曲的基本形式,分为两半,叫上下阕或上下片。押韵方式因词调而异,与词的节奏所在的位置一致。句式长短不齐,用字继承近体诗的声律特点,分出平仄。
宋词按照音乐体裁可分为散词、联章词、大遍、成套词和杂剧词,但词和音乐分离之后就只有散词一种体例。
宋词按照派别,多被分为以苏轼、辛弃疾等人为代表的豪放派和以柳永、秦观、李清照等人为代表的婉约派两种;也有在传统豪放、婉约的两分法之外突出姜夔、张炎等清雅词人创作独特性的三分法,和在婉约词内部再进行分类的四分法。
宋词作为一种词体,是金词、元词、明词与清词的先导,也影响了金曲与元曲的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