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明朝时期,神农架先属于襄阳府的房县,后于成化十二年设立郧阳府,并隶属于郧阳府的房县,同时宜昌府管辖兴山县和巴东县。清代时,这些行政隶属关系保持不变。[8]民国时期,对行政体制进行了调整,将原来的府改设为专区。然而,解放后,行政单位先称为专区,后改称为地区。值得注意的是,除巴东县归入恩施地区的辖区外,其余地区行政管辖保持不变。[8]
1970年设立神农架林区后,其行政归属先隶属于宜昌地区,后划归为省直辖单位。[8]自1970年神农架成为一个建区以来,其发展经历了四个重要阶段:粗放开发、有限保护、探索转型、以及绿色发展。在这一历程中,神农架实现了从伐木人向护林人、从木头经济向生态经济、以及从深山穷区向生态旅游名区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