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维修大全>综合>

fisher判别分析算法(fisher确切概率法操作步骤)

fisher判别分析算法(fisher确切概率法操作步骤)

更新时间:2025-05-23 11:26:28

fisher判别分析算法

1. Fisher判别分析算法是一种常用的模式识别和分类算法。
2. Fisher判别分析算法的原理是通过计算样本的类间散布矩阵和类内散布矩阵的比值,找到一个投影方向,使得在该方向上不同类别的样本尽可能分开,同一类别的样本尽可能接近。
这样可以实现对样本进行分类。
3. Fisher判别分析算法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场景,例如人脸识别、手写数字识别等。
此外,Fisher判别分析算法还可以用于特征提取和降维,对于高维数据的处理具有重要意义。

Fisher判别分析(Fisher's Discriminant Analysis)是一种经典的分类算法,它可以用于将一组观测数据分成两个或更多个类别。该算法是由统计学家Ronald Fisher于1936年提出的,其主要思想是将不同类别的样本点映射到高维空间中,然后在该空间中寻找一个最优的超平面来区分不同类别的样本点。

Fisher判别分析的基本步骤如下:

1. 将原始数据映射到一个高维空间中,通常使用线性判别分析(LDA)或QDA(Quantile Discriminant Analysis)等方法。

2. 在高维空间中寻找一个最优的超平面来区分不同类别的样本点,该超平面通常由最大化类间距离(Maximum Margin)的目标函数来定义。

3. 对于新的观测数据,将其投影到高维空间中,并找到对应的超平面。如果该超平面将新的观测数据分到了一个新的类别中,那么该数据就被认为是属于该类别的。

需要注意的是,Fisher判别分析的结果并不是唯一的,可能存在多个超平面可以达到相同的分类效果。此外,该算法对于噪声和异常值比较敏感,需要进行适当的数据预处理和参数调整。

更多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