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萨克、乌兹别克、鞑靼族、土库曼、维吾尔。基本上中亚民族都是,拉丁美洲墨西哥、巴西等等很多人都是黄白混血。蒙古人在血统上对中亚影响较大,但在文化上却败给突厥人,今天的中亚五国中,除了塔吉克斯坦以外,其他的四个国家都自称是突厥后裔,包括哈萨克斯坦。
哈萨克斯坦等中亚⼏个国家的确都是混⾎⼈种,属于黄⽩混⾎,就是黄种⼈和⽩种⼈的混⾎
中亚地区在古代是⽩种⼈和黄种⼈的交汇处,这导致两⼤种族在此地产⽣了⼤量的融合,使得今天的中亚各民族兼具黄种⼈和⽩种⼈的外,其实最早在中亚定居的种族应该是⾼加索⽩种⼈,由于⽓候⼲燥少⾬,欧亚⼤陆中部地区有许
多保存较好的古墓葬,甚⾄连墓主的⽪肤都还没有腐化,出⼟时仍能清晰辨别外貌轮廓。在出
⼟的西域墓葬中,墓葬主⼈都带有明显的⽩⼈外貌特征。
中国早在秦汉时期就与西域国家接触,当时汉⼈对于⽩⼈的外貌特征就⽐较惊诧,称其“碧眼多
须”。《汉书▪西域传》中曾写道:“⾃宛以西⾄安息国,虽颇异⾔,然⼤同,⾃相晓知也。其⼈
多深⽬,多须髯”。
从《汉书》的记载中可以看到,早在西汉时期中国⼈就发现中亚地区的民族长相不同于中原,
在汉⼈的描述中,西域民族带有显著的⽩种⼈特征。
从秦汉开始,中原⼈对于西域的印象就是⾼⿐深⽬,这种认知⼀直持续到唐宋时期,唐代⼈在
提及西域民族时仍旧时多形容其“青眼、⾚发”,可见直到唐宋时期,中亚地区民族还是以⽩种⼈
为主。
(今天仍有许多哈萨克斯坦⼈看上去与欧洲⽩⼈⽆异)
不过中亚的地理位置⽐较平坦,多草原分布,于是来⾃蒙古⾼原的黄种⼈游牧民族就经常⼊侵
中亚。例如最早⼤规模⼊侵中亚的游牧民族是匈奴⼈,匈奴⼈本⾝就是黄种⼈,在统治西域的
过程中,必然会与当地民族发⽣融合。
但是匈奴由于⼈⼝较少,且统治中⼼⼀直在蒙古⾼原,与西域民族的融合并不多。后来到南北
朝时期,蒙古⾼原上的强势民族⼀波接着⼀波崛起,尤其是突厥强⼤起来后,控制从蒙古⾼原
到中亚⾥海之间的⼴⼤地区。
在唐太宗时期灭掉东突厥之后,西突厥的统治中⼼迁往中亚地区,加速了突厥⼈和中亚民族的
融合。从突厥西迁开始,中亚地区民族就开始带有黄种⼈特征,从⽩种⼈逐渐演变为黄⽩混⾎
⼈种。
后来蒙古帝国崛起之后,成吉思汗灭西辽和花剌⼦模,中亚被并⼊蒙古帝国版图。在此后的上
千年⾥,中亚实际上⼀直是由以成吉思汗后裔为主的蒙古⼈统治着,中亚各国中都有蒙古⾎
统,尤其是哈萨克斯坦,其开国君主贾尼别克就是成吉思汗长⼦术⾚的后裔,因此哈萨克⼈也
带有⼤量的蒙古族⾎统,今天的蒙古国⼀直视哈萨克斯坦为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