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维修大全>综合>

通州湾 历史(通州湾原来是什么样子)

通州湾 历史(通州湾原来是什么样子)

更新时间:2025-05-28 21:33:58

通州湾 历史

通州湾有着近千年的历史传承,因海而生、向海而兴,历来怀抱着创业的基因,充满着奋斗的激情。2012年1月,南通市委、市政府批准设立南通滨海园区。2015年3月,国家发改委复函江苏省政府“同意设立通州湾江海联动开发示范区”。2019年12月,《长江三角洲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规划建设南通通州湾长江集装箱运输新出海口”。2020年1月,南通市委、市政府创新构建“大通州湾”体制机制,明确通州湾示范区作为“大通州湾”主战场、新出海口主体港区。

北京通州东南部有个漷(huǒ)县,但是有的人却把它读成“郭县”。也许“漷”有些生僻,所以就读了他的半边儿。 “漷”在新华字典中注释:地名,在北京市通州。 “漷”字的解释是指古水名、古县名。关于“古县名”是指北京通州区的漷县镇。同时一座具有两千年历史的京东古城。因曾设县治而得名。

汉代的时候,今天的漷县镇称霍村。辽太平年间(1021年至1031年)在此设县,其县治即设在霍村。因地处漷水之南,古代山北水南为阴,故称漷阴县,而霍村也易名为漷阴镇。

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元朝政府又将漷阴县升为漷州。但到了明朝初期。由于战争频繁。漷州的居民大量减少,于是在洪武五年(1372年)明朝政府将州降为县,漷州一名为漷县,县治仍设在漷阴镇。

清顺治十六年(1659年),此时因屡遭水患,区域越来越少,被清政府撤销县治,将漷县并入通州直接管理,从此漷县作为县级行政区划便在历史上消失了。

但漷阴镇因曾是漷县县治而变成一个较大的村落,即以县称为村称,漷阴镇一名随之消失,易名为漷县村至今。

更多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