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座位礼仪一直是商务礼仪中比较重视的一项细节礼仪,而餐桌座次礼仪更可以算得上是商务饮食礼仪不可以缺少的一个重点,下面就从赴宴开始说吧:商务场合赴宴第一要求就是守时守约,抵达后,先根据认识与否自报家门,或由东道进行引见介绍,听从东道安排,然后入座:(:八仙桌的座次礼仪)这就是本次内容的重点——“排座次”也就是餐桌座次礼仪。从古到今,因为桌具的演进,所以座位的排法也相应变化。总的来讲,座次是“尚左尊东”、“面朝大门为尊”。家宴首席为辈分最高的长者,末席为最低者。
一般的宴会,除自助餐、茶会及酒会外,主人必须安排客人的席次,不能以随便坐的方式,引起主客及其他客人的不满。尤其有外交使团的场合,大使及代表之间,前后有序,绝不相让。
谈到餐桌座次礼仪不可缺少需要了解的内容就是入座的礼仪,入座礼仪要求:先请客人入座上席.在请长者入座客人旁依次入座,入座时要从椅子左边进入,入座后不要动筷子,更不要弄出什么响声来,也不要起身走动,如果有什么事要向主人打招呼。
中国的餐桌坐次:
礼宾次序是安排座位的主要依据。我国习惯按客人本身的职务排列,以便谈话,如夫人出席,通常把女方排在一起,即主宾坐在男主人右上方,其夫人做在女主人右上方,两桌以上的宴会,其他各桌第一主人的位置一般与主人主桌上的位置相同,也可以面对主桌的位置为主位。
中国人传统上用八仙桌。对门为上,两边为偏座。请客时,年长者、主宾或地位高的人坐上座,男女主人或陪客者坐下座,其余客人按顺序坐偏座。在中国,左为尊,右为次;上为尊,下为次;中为尊,偏为次。在具体安排座位时,还应考虑其它因素。例如,双方关系紧张的应尽量避免安排在一起,身份大体相同,或同一专业的可安排在一起。
一般家庭举行宴请,因正房为坐北向南,故方桌北面即向门一面为客人的位置。现在则以迎门一方的左为上,右为下,是为首次两席。两旁仍按左为上,右为下依次安位。主人则背门而坐。
房屋大门正对的一方(也即靠近中堂的一方),为“上座”。这两个位置,一般是老人或德高望重者,体现尊与敬。
“上座”的对方,则是“下座”,这两个位置,一般是年龄、辈分最低者,这两个座位中,有一个“陪酒位”,这是主人家专门请来陪客人,斟酒、劝酒,让客人吃喝尽兴。另一个位置,功能上除了“陪酒”外,还负责桌面“递菜上桌、空盘下桌”等打杂事项。
与“上座”相邻的左手边,即是“一席”,这个位置,属于主人家视为最尊贵、最重要的客人。而与之相对的,也即“上座”右手边的位置,被称为“二席”,重要程度次之“一席”。
“一席”“二席”的位置出来了,那“三席”“四席”的位置也便有了。“一席”同侧旁边的位置即是“三席”,“二席”同侧的则是“四席”。在这里,不得不佩服中国文化之博大精深,一方小小的“八仙桌”上,不仅有“左、右”大小顺序,更体现出对等关系,比如“一席与二席”“三席与四席”之间的相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