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豁达洒脱。
他认为人生应当像自然一样,自由自在,无拘无束。
他在其写作中经常描写了自然之景,并借助这些景物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他认为真正的快乐是来自内心的满足和自由自在的状态。
他鄙视权贵和名利,追求内在的精神自由和境界的升华。
他主张天人合一,追求真正的自我和全面的发展。
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对后人的思想影响深远。
对现实的失望,让陶渊明产生了对理想社会的幻想。《桃花源记并诗》给我们展现了这一理想。文中用浪漫主义手法写了一个世间没有的桃花源。那里人人安居乐业,与世隔绝,源中人热情好客。这就是陶渊明的桃花源,一个理想中的社会,也是他一生所致力于追求的社会。
“桃花源”理想虽是一个以自然经济为主的原始社会,受老子“小国寡民”思想的影响较多,但也有儒家“大同”理想的影子。
陶渊明在当时那个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正处于上升时期时提出了“无君论”思想是难能可贵的,这也反映了一个封建知识分子在当时社会所能提出的最高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