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维修大全>综合>

半斤八两由来(半斤八两起源大揭秘)

半斤八两由来(半斤八两起源大揭秘)

更新时间:2025-06-03 09:17:45

半斤八两由来

古时候度量的标准,古人用的是度量衡和现代人用的度量衡是有区别的,古人的度量衡一斤是十六两,按照古人的度量衡计算也就是半斤就等于八两。在实际商品交际应用中重量单位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影响作用,被人们应用。所以半斤八两就这样流传下来。

半斤八两的来历

东汉时流通三种货币,分别是黄金,白银和五铢钱,其中五铢钱又简称钱。将一千个五铢钱用绳子串起来,称为一吊,通常,一吊钱可以兑换一两白银,七十两白银可以兑换一两黄金,而一斤有十六两.这就是半斤八两的来历,当然古时候的一两要比现在的一两轻的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改为十两为一市斤。

“半斤八两”一语出自16进制的古衡器流行时期,因古称一斤有16两(沿用至50年代),故形容“半斤”和“八两”毫无区别。 这一点以上几位网友解释的很清楚了。那古代的称为什么要用16进制呢?这其实才是关键,要是古代来个8进制,想来我们就成了“半斤四两”了吧?

这是因为中国古称一斤的16两中,每一两就是一颗星,16两就是16星。它们是由北斗七星,南斗六星和福、禄、寿三星组成。买货人如把东西称给人家旺旺的,就得足了星(特别是福禄寿);如果买货人耍滑头克扣一两就减福,克扣二两就损禄,克扣三两就折寿。可见古代人对与诚信的重视,希望大家在以后做买卖时也记得这点。

更多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