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拼音:yì)是汉语通用规范一级汉字(常用字)。根据现有材料,此字最早形体见于战国简牍文字,文献材料最早见于《诗经》。意的本义一般认为指意向、心里的想法,又指愿望、意愿。意也表示猜想、预料,用作动词。
文字源流根据现有古文字材料,意字最早见于战国秦睡虎地竹简,,这是一种小篆过渡到隶书的书体,它应是由一类的小篆字形演变而来的。从小篆到隶书、楷书,字形都比较固定:上部是“音”字,下部是“心”字。“意”的构型含义主要有两种说法。
第一种说法认为是形声字。上部的“音”表声;下部的“心”表义,“意”最初之义是指心中有所思。古人不知人的思想在头脑中,认为在心中,所以从心。
第二种说法认为是会意字。“音”字一说是在“言”字的基础上加一指事符号构成的指事字,以说明“音”是口里发出的“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