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生灾害是指由地质灾害造成的工程结构、设施和自然环境破坏而引发的灾害,如水灾、火灾、爆炸及剧毒和强腐蚀性物质泄漏等。
次生灾害指的是原生灾害所诱导出来的灾害。它是由原生灾害引起的间接灾害,可能包括建筑物倒塌、火灾、毒气泄漏、煤气爆炸、环境恶性污染等。例如,地震能造成房屋倒塌、地下管道错位、煤气和天然气泄漏、火灾、人和牲畜死伤、被埋压的尸体引起瘟疫等。
自然灾害形成的过程有长有短,有缓有急。有些自然灾害,当致灾因素的变化超过一定强度时,就会在几天、几小时甚至几分、几秒钟内表现为灾害行为,像火山爆发,地震、洪水、飓风、风暴潮等,这类灾害称为突发性自然灾害。旱灾、农作物和森林的病、虫等,虽然一般要在几个月的时间内成灾,但灾害的形成和结束仍然比较快速、明显,所以也把它们列入突发性自然灾害。另外还有一些自然灾害是在致灾因素长期发展的情况下,逐渐显现成灾的,如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环境恶化等,这类灾害通常要几年或更长时间的发展,称为缓发性自然灾害。
在处理次生灾害时,应考虑到其复杂性,并采取适当的措施来减轻其影响。例如,在地震后应立即检查煤气和天然气管道是否泄漏,以防止火灾或爆炸的发生。此外,对于被埋压的尸体,应尽快处理以防止瘟疫等次生灾害的发生。
总的来说,次生灾害是原生灾害所诱导出来的灾害,具有间接性和复杂性。在处理自然灾害时,应充分考虑其可能引发的次生灾害,并采取适当的措施来减轻其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