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句话的意思是:没有弦管奏乐的声音扰乱耳朵。其中的“乱”,字面义是扰乱,但如果深加品味,就没有如此简单了。
这句话出自刘禹锡的《陋室铭》。我们欣赏音乐时,通常是怀着愉悦等心情的。可是,作者为何觉得音乐声扰乱了他的心境呢?
这主要与作者的经历以及为何甘居陋室密切相关。
《陋室铭》作于和州任上(824—826年)。作者因在任监察御史期间,曾经参加了王叔文的“永贞革新”,反对宦官和藩镇割据势力。革新失败后,被贬至安徽和州县当一名通判。知县强迫作者搬了三次家,面积一次比一次小,最后仅是斗室。作者遂愤然提笔写下这篇《陋室铭》。
我们以“知人论世”的方法可知,一个“乱”字反映了作者对官场的厌烦、不满,对自在、清静环境的向往。
答,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丝竹,是琴瑟,萧管等乐器的总称。丝,指弦乐器,竹,指管乐器。。这里指奏乐的声音。之,结构助词,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也做结构当“的”讲,如,近塞上之人,死者八九。还做代词,指代前文所指事物。乱耳,扰乱双耳,乱,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使什么什么乱,扰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