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维修大全>综合>

儒林外史第5回感悟50字(儒林外史第五回内容简介50字)

儒林外史第5回感悟50字(儒林外史第五回内容简介50字)

更新时间:2025-06-11 23:01:26

儒林外史第5回感悟50字

第五回以两个故事并行展开。一个是邓家庄邓聚义之妻孙菊仙被逼成无家可归流浪街头,最终被同乡叶桂梅所救。另一个是各种奇遇之后,邓聚义得以入主府衙,担任吏员,随后被提升为官员。这两个故事看似毫不相关,但在整个章节中,它们贯穿始终,通过平行叙事方式,将社会底层民众的艰难和官场的险恶暴露了出来。

孙菊仙是个普通农民妇女,在丈夫邓聚义被杀之后,成了孤儿寡母,无家可归。她通过常人意想不到的机缘,遇上了叶桂梅,被叶家收养,并得到了一份居住的地方和工作。然而,叶家庄是一个名义上的盲仆庄,每个人都丧失了同情心和尊严,孙菊仙在这里并没有得到安稳。虽然叶桂梅表面上对待孙菊仙温和,但实际上她是利用了孙菊仙,最终导致了孙菊仙的悲惨结局。孙菊仙的遭遇让我揪心不已,她无助地被社会打弱势群体的现实揭示出来。

与此同时,邓聚义在官场的斗争中逐渐崭露头角,最终得到了晋升官员的机会。然而,邓聚义并没有因此得到真正的幸福和满足。相反,他被卷入了官场的黑暗角落,为了维护自己的地位,他不得不与他人勾心斗角,并时刻警惕被人陷害。整个官场环境险恶,充斥着各种勾心斗角、权谋之计,各种人际关系复杂而曲折。作者通过邓聚义的故事,展现了明代末年官吏腐败的面貌。

从整个章节中我能感受到作者对于社会风气深深的不满和悲叹。他通过描写邓聚义的经历,展现了一个官场中官员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不择手段的丑恶一面。在官场上,人们为了地位和权力争斗不休,无所不用其极。这种种险恶的现象以及表面光鲜背后的黑暗,使我对当时的社会风貌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少年时期的匡超人手脚勤快,心地善良,事亲孝顺,漂泊在外时牵挂父亲,在兄长面前也很谦卑,懂得细心照料卧病在床的老父。然而渐渐地他却再也不是原先的自我:中了秀才后的势利;狠心逼妻回乡;潘三被捕后的翻脸无情;在牛布衣和冯琢庵面前的吹牛撒谎等等。其实在作者客观的描述中,我们看到了一个真实可感的匡超人,他以前的善良朴实令人欣赏,而他的堕落则既令人惋惜又令人憎恶。

 那么又是什么原因使匡超人发生了改变? 其实,匡超人人物性格的构成、他的变质,一方面是社会原因,受社会环境的影响,造成这种杯具的是封建的社会制度,作者深刻地揭露和批判了八股取士的科举制度,以及势力的社会风气;另一方面,又有其自身的因素。对"功名富贵"的追求是匡超人堕落的重要原因。当尽孝与科举功名道路之间只能选择一个时,匡超人选择的是后者。此时的他已初露势利之心。 总之,匡超人自身的内因和外因交互作用,构成了匡超人这个典型人物。他的变质堕落不仅仅是他个人的杯具,并且更具有社会性和时代性,更是全社会、全时代的杯具。

儒林外史第五回读后感3 我喜欢读书,有些书是写得很美,可是最近我读了一本书叫做《儒林外史》,它没有社么美丽的词藻,可是一个个的故事却深入人心。这是一个讽刺古代封建制度的小说,塑造了很多形象的故事和人物。作者吴敬梓在文中借一些追求功名、思想迂腐的文人儒士,极力揭露和批判封建科举制度的昏暗及大批读书人灵魂的玷污、人格的堕落。《儒林外史》是我国古典文学名著,其作者吴敬梓。

更多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