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华佗典故有刮骨疗伤。
关羽曾经被乱箭所射中,贯穿了他的左臂,后来伤口虽然痊愈,(但是)每到阴雨天,骨头常常疼痛。医生说:“箭头有毒,毒已深入骨髓里,应当剖开手臂打开伤口,刮骨头除去毒素,这个隐患才可以除去。”
关羽便伸出手臂让医生剖开它。当时关羽正在和诸位将领围坐在一起喝酒,手臂鲜血淋漓,都漫出盛血的盘子了,但是关羽却割肉喝酒,谈笑如常。
三国时代,魏蜀吴恶战连场。有一次,关羽挥军攻打曹兵时,右臂中了敌人的毒箭。众将请关公班师回荆州调治,关公不允,说:“我不能因小小创伤,而误了军国大事。”
众人只好四方访寻名医。一日,来了一个自称华佗的医生,他说听闻关公中了毒箭,特来医治。这时,关公的右臂痛得厉害,正和马良下棋来分散注意力,以免自己露出痛苦的表情而乱了军心。
华佗看过关公的箭伤,说:“君侯的手臂若再不治理,恐怕便要废了!如果要根治,便得把君侯的手臂牢牢缚在柱上,然后我用刀把皮肉割开至见骨,刮去骨头上的毒,再敷上药,以线缝合,这才治得好,但恐君侯惧怕。”
关公听了,笑说自己不是世间俗子,不怕痛,更不用把臂缚在柱上;并让人先送上食物,说:“先生远道而来,请先用酒菜!”关公陪着华佗吃了一会,便伸出了右臂,说:“现在就请动手,我照样下棋吃喝,请先生不要见怪!”华佗也不再说什么,取出一把尖刀,请人在关公的臂下放上一个盆子,看准了位置,下刀把关公的皮肉割开。
关公吃喝如常,华佗气定神闲说:“我用刀把君侯骨头上的毒给刮走,这就好了!”华佗的手法娴熟,话刚说完,手上的刀子已经在关公手臂的骨头上来回刮,还发出悉悉的声音,流出的血也溢出了盆子。将士见到这情境,都掩面失色,惟独关公仍继续下棋吃喝,面不改容。不久,华佗把毒刮尽,敷上药,并把伤口缝合。
关公大笑而起,对众将说:“此臂伸舒如故,一点也不痛。先生真是神医!” 华佗说道:“我为医一生,从未见到过你这样的人。君侯真天神也!君侯箭疮虽治,但必须爱护。切勿怒气伤触。过百日后,就会平复如旧。”
关公箭疮既愈,拿出黄金百两酬谢,并设席款待华佗。华佗婉拒说:“某闻君侯高义,特来医治,没有希望要回报!”坚辞不受,留药一帖,以敷疮口,辞别而去。
后人有诗曰:“治病须分内外科,世间妙艺苦无多。神威罕及惟关将,圣手能医说华佗。”
华佗(约公元145年-约公元208年),字元化,东汉末年著名的医学家、药学家和外科医生,被誉为“外科圣手”和“外科鼻祖”。他出生在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市),是三国时期的一位传奇人物。关于华佗的故事有很多,下面介绍几个较为知名的故事。
1. 华佗刮骨疗伤:
这个故事发生在刘备攻打东吴的时候。在一次战斗中,蜀汉大将关羽被敌人毒箭射中臂膀。箭毒蔓延,导致关羽痛苦不堪。在众人束手无策之时,华佗主动提出为关羽刮骨疗伤。关羽同意了华佗的治疗方案,华佗便在关羽臂膀上切开一个口子,用刀刮去骨头上的毒素。关羽在治疗过程中神态自若,毫无惧色。这个故事展示了华佗高超的医术和关羽的勇敢无畏。
2. 华佗治病救人:
华佗医术高明,救治了许多病患。据说他曾为一位患有重病的老太太治病,老太太的病情已经让当地医生束手无策。华佗仔细观察病情后,给老太太开了一副药方。老太太按照药方服用后,病情逐渐好转。这个故事充分体现了华佗精湛的医术和高尚的医德。
3. 华佗与曹操:
曹操患有头痛病,常常疼痛难忍。当他听说华佗医术高明后,便邀请华佗来为他治病。华佗诊断后,认为曹操的头痛是因脑内有瘀血所致。他建议为曹操实施开颅手术,以消除瘀血。然而,曹操生性多疑,认为华佗想谋害他,便将华佗关押起来。华佗在狱中遭到酷刑,最终去世。这个故事反映了曹操的猜忌和多疑,以及华佗的冤屈和无奈。
这些故事展示了华佗的卓越医术和高尚医德,使他成为中国古代医学史上一位传奇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