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维修大全>综合>

关于古人举一反三的例子(中国古代不可知难而退的人物事例)

关于古人举一反三的例子(中国古代不可知难而退的人物事例)

更新时间:2025-06-12 10:22:26

关于古人举一反三的例子

《论语》中的一段话:“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成语“举一反三”就是从这句话来的。朱熹解释说:“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

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

物之有四隅者,举一可知其三。

反者,还以相证之义。复,再告也。翻译成白话就是说:在教育学生时,如果不到他努力想弄明白,却弄不明白的时候,就不要去开导他;不到他心里明白,却不能完善表达出来的时候,就不要去启发他。

如果他不能做到“举一反三”,就暂时不要再反复地给他举例了。

孔子说不复也,并不是放弃了再教育,而暂时停下来,等待时机成熟再教育,也就是不拔苗助长。

更多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