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古,是中国民间神话传说中的人物,被认为是中国神话体系中最古老的神。关于盘古的来源,目前并没有确切的历史记载,但一些学者和历史文献提供了一些可能的解释。
一种观点认为,盘古的故事最早可能出现在西周时期的兵书《六韬·大明》中。但这个时期的文献并没有详细描述盘古的形象和故事,只是简单地提到了“盘古之宗不可动,动者必凶”。
另一种观点认为,盘古的故事在三国时期才被文人徐整记录下来,他在《三五历纪》中详细描述了盘古开天辟地的故事。这个故事说,在很遥远的过去,天和地还像一个鸡蛋那样互相融合在一起时,盘古就已在天地之中生存,时间长达 1.8 万年。终于有一天,他决心要把天和地分开。他站在天地之间,头顶天,脚踏地,身体一天就长高 9 次,每天增加的身高是一丈。这样,天也就随着盘古每天升高一丈,地也随着加厚一丈。
盘古的形象最早可能出现在《广博物志》和《乩仙天地判说》中,被描述为龙首蛇身、人面蛇身。
总的来说,盘古的来源和形象可能经历了一个长期的发展和演变过程,融合了不同时期和文化的传说和神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