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在他的诗篇中,把有才德和有作为的人比做“美人”:“恐美人之迟暮”;他描写他“扈江离与辟芷,纫秋兰以为佩”、“朝搴毗之木兰”的举动,又赞美古圣先王“杂申椒与菌桂兮,岂维纫夫蕙苣”,仅在《离骚》中兰花芳草的名称达十几种,这些芳草香木,都负载着高度文化象征意义:一是表明屈原追求美好事物,品格高洁:屈原佩带它们,就是象征他的品德高尚。
二是用以比喻贤臣。
这种“美人芳草”式的象征手法,对后世文学创作具有深远的影响。
屈原在他的诗篇中,把有才德和有作为的人比做“美人”:“恐美人之迟暮”;他描写他“扈江离与辟芷,纫秋兰以为佩”、“朝搴毗之木兰”的举动,又赞美古圣先王“杂申椒与菌桂兮,岂维纫夫蕙苣”,仅在《离骚》中兰花芳草的名称达十几种,这些芳草香木,都负载着高度文化象征意义:一是表明屈原追求美好事物,品格高洁:屈原佩带它们,就是象征他的品德高尚。
二是用以比喻贤臣。
这种“美人芳草”式的象征手法,对后世文学创作具有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