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中国人的诗歌当中,月亮,尤其是圆月,恍如黑夜的明灯,能够照亮神州每一个角落, 是抒情的载体。
在中秋夜上圆圆的月亮象征着团圆。
众多抒情主人翁歌颂此作为寄托自己对家乡,对亲朋戚友,对爱人的思念。比较为人熟知的是:
“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诗经·陈风·月出》)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张九龄《望月怀远》)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另外值得一体的是,古代不少失意诗人词人,遭到贬到外地,都借月亮作为抒发感情, 如: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兔寒蟾冷桂花白,此夜姮娥应断肠”(李商隐《月夕》)
月亮得分两种情况,就是圆,缺。圆月,花好月圆象征着美好幸福。缺月,则象征着分离孤单等种种不幸福。月亮是圆少缺多,喻人间的幸福短暂,要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