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营这个名字的由来与一个小村庄的发展历史紧密相关。最初,这个地区被称为“吴家营”,这个名字来源于明代初年,当时这个地区是一个新淤地移民村。后来,这个村庄发展成为两个居住区,分别被称为“东吴家营”和“西吴家营”。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名称逐渐简化为“东营村”和“西营村”。在20世纪60年代初,随着华北石油的发现,东营地区的概念开始形成。到了80年代初,随着胜利油田的迅速崛起,东营村逐渐扩大为一个新型的石油基地,并于1983年正式成立了东营市。
此外,还有一种说法与唐太宗李世民有关。相传,唐太宗李世民在亲征高丽时,曾在这个地区安营扎寨,并建立了包括吴家营在内的几个营盘。这些营盘后来发展成为村落,而吴家营就是东营的前身。
总的来说,东营这个名称反映了这个地区从一个小村庄到成为一个重要的石油基地和城市的演变过程。
1961年4月,华北石油勘探处在原广饶县辛店公社东营村附近打成第一口勘探井——华八井,获日产8.1吨工业油流,拉开华北石油会战的序幕。1962年9月23日,在东营构造上打的营2井获日产555吨油流,为当时全国日产量最高的油井。1965年3月,为支援石油会战,经中共山东省委批准,惠民地委决定成立县级工作机构——中共惠民地区东营工作委员会和东营办事处,并组建一批为矿区服务的商业、金融、邮电等机构。
1971年6月11日,九二三厂更名为“胜利油田”。为适应胜利油田发展和开发建设黄河三角洲的需要,1982年8月山东省政府向国务院请示成立省辖地级市——东营市,同年11月10日国务院批复省政府请示,划原惠民地区的垦利、利津2县,广饶县的4个公社,沾化县的4个公社,博兴县的1个公社和3个大队,成立省辖地级东营市。1983年8月30日,又把广饶县划归东营市。1983年10月15日,召开东营市成立庆祝大会,东营市正式挂牌办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