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米生出来的虫并不是在你买回来之后才生出来的,而是早在大米种植的时候就有了。当水稻快要成熟,处在抽穗阶段的时候,成年的米象虫就开始一边啃米粒一边在米粒里面下卵,之后用粘液封住已经吃掉的米粒孔洞。
一般来说,被米象虫爬过且种下虫卵的米,我们在外表上是难以分辨的。这种虫卵,长约0.6-0.7毫米,宽度在0.28毫米左右,体积极小。米象虫的繁殖能力特别的强,雌虫,一次能下500枚的虫卵,20-50天就能孵化出一窝小米虫。如果是在我国天气温暖,降雨充沛的省份,温度在20-35度,湿度在65%到90%的环境下,米象虫甚至能生七代小虫,虫卵也只要一周就会被孵化出来。
那么,这些被米虫“糟蹋”过的大米,我们还能吃吗?
按照生活经验来说,被米虫爬过的米吃了之后有些人并没有什么不良反应,相信家里有老人的朋友,应该都有这种体验,在米生了虫之后,背着家里小辈偷偷吃掉,家里的老人依旧是健健康康。但是,在我咨询过医生之后,医生的建议是不要吃了,因为米虫会留下虫卵在大米里,蒸煮过后的大米,有些虫卵不一定会被杀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