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维修大全>综合>

晚清为什么是从传统到现代的转折点(晚清这么差为什么还苟活了100多年)

晚清为什么是从传统到现代的转折点(晚清这么差为什么还苟活了100多年)

更新时间:2025-06-15 01:59:38

晚清为什么是从传统到现代的转折点

清朝做为我国的最后一个封建专制王朝,在传统到现代的过渡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1840年,发生的鸦片战争,普遍认为是我国近代化的开端。而从1840年开始,晚清也开始了。此时的世界已经如火如荼的开始了工业革命。工业文明冲击着世界各处的农业文明。清朝也不例外,并处于首当其冲的位置。今天的我们看来,农业文明无疑是传统的代表之一,工业文明则是现代化的代名词。所以在晚清,首先出现的一个过渡是农业向工业的过渡。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了洋务运动。工厂烟囱,战舰大炮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中国大地。洋务运动虽然失败了,但它用了三十年的时间,走完了西方三百年的路,使得中国从冷兵器时代进入热兵器时代。

工业文明的冲击,势必会给我们带来,现代的生产方式。开设通商口岸的同时,我们也被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外国的商品冲击着原本就很脆弱的小农经济。到了洋务运动是,民族资产阶级出现。他们使用资本主义的经营方式,开展大机器生产,将商品投入自由市场。这对还处于小农经济主导商品经济只做为附庸的中国来说,意义是非常重大的。经济是民生之本,小农经济向资本主义经济过渡,这是一次传统向现代化的一次转变。在之后,资本主义经济像毛细血孔里的新鲜血液一样,潜移默化的改变着这个古老帝国。

经济发生着现代化变化之后,古老的政治制度也开始松动。但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和西方相比,我们走的路正好是相反的。西方先思想后政治最后经济。而我们的现代化却先是从经济开始然后才是政治思想。1898年,新世纪的钟声就要敲响,政治的第一次变也开始了。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在北京卷起了火山爆发式的思想爆炸。在上光绪皇帝书中,维新派人士明确提出了,要设议会,立宪法,行立宪。百日维新开始,但短短103天就夭折。但剩下的唯一果实,京师大学堂却成为了后来思想运动的发起阵地,如此也应该欣慰了戊戌六君子的在天之灵了。政治从传统转向现代的过程,无疑是中国近现代最重要的任务。观日本,明治维新后,西方政治制度的确立,日本得以成功的脱亚入欧。而在现代化政治转型的过程中,晚清这个时间段,基本上是半部政治制度改革史。

晚清基本是向工业,资本主义经济,民主制度等现代化中不可缺少的元素转型的开始。所以称晚清是中国由传统向现代化过渡的转折点是正确的。

我很认同这个观点。

那么为什么说晚清是传统到现代的转折点?

第一,晚清是自中国两千年封建帝制以来亘古未有之大变局。在历史的车轮下,中国由一个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洋人的船坚利炮下,中华民族遭受了从来没有的耻辱和压迫,从原来高高在上的天朝上国变成晚清时期任人宰割的羔羊。

第二,表面上来看是西方列强入侵中国,中国没有能力去反抗西方列强的压迫和殖民。其实更深层次的就是西方现代文明和中国传统文明之间的较量。很明显,在这场较量中,中国的传统文明暂时输给了西方的现代文明。在晚清时期是新思想,新运动,新文化此起彼伏的时代,也是一个思想碰撞最激烈的时代。有顽固派,有维新派,有保守派,有保皇派,各种思想各种主义在当时传播,破除了一些老旧的思想和落后的规则,推动时代向现代方向发展。

第三,中国虽然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但是由于西方思想的传播和西方文化对中国的渗透,中国不由得从传统开始向现代过渡。在时代大背景下中中国无法独善其身,只能随着时代的浪潮向着现代化的方向发展。

更多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