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口一个大一个月不能组成字,正确的应该是“一个口一个大少一捺一个月是‘哊’字”。
哊,是一个汉语常用字,读音为yòu,该字最早见于商代甲骨文时代。起初基本含义为呕吐或呻吟的声音;继而引申含义为哊吐。
有关常用的组词为哊吐。
基本信息
中文名:哊
笔顺:竖折横横撇竖折横横
繁体:哊
释义:哊yòu 1.呻吟声。
总笔画:9
注音:ㄧㄡˋ
部首笔画:3
拼音:yòu
UniCode:U+54CA
四角号码:64027
仓颉:RKBGBK
编码:864E
偏旁部首:口
结构:左右结构
五笔:KDEG
“胭”,现代汉语规范二级字,普通话读音为yān,在六书中属于形声字。
“胭”的基本含义为胭脂,一种红色颜料,可作化妆用品,亦是国画色、简称“胭”,如“胭粉”、“胭红”。
字源演变:“胭”,月(肉)表意,其古文字形体像一块肉,表示胭脂是涂在女性脸部肌肤上的。
因(yin)表声,因有依、顺着、沿袭义,表示胭脂依附于女性的唇颊,顺着唇、颊涂抹,这种化妆法自古代沿袭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