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维修大全>综合>

古代牲畜叫法(古代放牛放羊的怎么称呼)

古代牲畜叫法(古代放牛放羊的怎么称呼)

更新时间:2025-07-02 18:41:44

古代牲畜叫法

【三牲】一指古代用于祭祀的牛、羊、猪,后来也称鸡、鱼、猪为三牲。一指夏、商、周三代所用牺牲的总称。

【太牢、少牢】古代帝王祭祀社稷时,牛、羊、豕(shǐ,猪)三牲全备为“太牢”。

古代祭祀所用牺牲,行祭前需先饲养于牢,故这类牺牲称为牢;又根据牺牲搭配的种类不同而有太牢、少牢之分。

少牢只有羊、豕,没有牛。由于祭祀者和祭祀对象不同,所用牺牲的规格也有所区别:天子祭祀社稷用太牢,诸侯祭祀用少牢。

畜牲的本义是家养的牲口,牛、马、羊、鸡、狗、猪等六畜,文言文也叫“畜牲”,如《左传·桓公六年》:“不以畜牲,不以器币。”

一般不用来骂人。现代骂人的“畜牲”,文言文用“畜生”(有畜牲生养的意思),胡三省:“今人詈人犹曰畜生。言其无识无礼,若马牛犬豕然待畜养而生者也。”

或“禽兽”:禽兽不如、衣冠禽兽。

更多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