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室随笔》是明代画家、书法家董其昌的一篇文章,描述了他在自家禅室中绘画、书写、品茗、禅修的心境。
以下是该文章的部分译文:
一进禅室,通常会先点起一炉香,焚之而立,望之而思,静思妙境。清心寡欲,建身修行,极力于虚,以灵慧淬炼之。凡有生命,皆可作为画题,其属灵异者则更好,此是我们禅室中画的精神之一。
旧时呢?衣冠禽兽,时代艰苦,南阳令周恢之宅,寂然不闻犬吠鸡鸣之声,拟建小楼。不意薤露夜深,而南窗上月自明。览空中之朗月、享荷池之清凉,自会有一番歌郎之思。儒雅之士常常泡茶,临池而坐,爱抚凉泉,膝前自酌。可奈,高僧大德多以茗饮代茶饮,所以我们禅室中茶具最宜清洁,而茶存竹篮之内……
室内悬挂的画有一幅尹赞的《鹰狮图》,我长乐乎巨审后氏之品,最忆初学之时火把节时偷偷将此藏入甲胄之内。当成如何画,乃一问难,无从知晓。夜深人静时,忽探一眼,却若指南针般存在于心中。
如今人在成事,又何必于物上有所爱。可我董人也,总有爱之物。禅室中之首要物是砚台,我常常写诗画卷,瞅一眼砚台便去心应物,既入其境,笔力亦更从容自如。
进禅室,即一入如皋境,人逐境亦,心逐事亦。缓步半步,静坐之坐,长叹借酒消愁。故杯壶俱备,泡茶,饮酒,古音思欲裂人心。岁云物易,乐亦古。尝试跨越时空,举觞合唱,尤得上古之意。
董其昌画禅室随笔译文(画禅室随笔全文及译文)
更新时间:2025-06-17 02:4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