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维修大全>综合>

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糟粕有哪些(中华传统文化中有哪些糟粕的内容)

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糟粕有哪些(中华传统文化中有哪些糟粕的内容)

更新时间:2025-06-17 16:03:09

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糟粕有哪些

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糟粕如旧时的什么"三钢五常","贞操烈女","男尊女卑"呀,或什么"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父母在,不远游"啊,还有什么"才子佳人,帝王将相"等等。这些都是文化糟粕,这些东西根本不适合当代改革开放发展的大形势,必须剔除!

我们应树立优秀传统文化和时代主流文化,继承和发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剔除糟粕,这是国家坚定不移的文化政策,这才是人间正道!

“二十四孝”是封建社会为宣传当时的封建伦理,而树立的一块家庭道德遵循的招牌,其中很多具有反人性、反个性的东西,其内容已经与现代社会理念格格不入,理应被扔进历史垃圾堆。况且,其宣扬的所为“孝顺”,不过是一种无任何条件的盲目“顺从”,是一种封建“愚忠”思维,不值得模仿。

除此之外,“二十四孝”所讲的所谓“孝道”,很多远离时代而不合时宜,且带有血腥色彩。比如“恣蚊饱血”,说的是为了父亲不被蚊子叮咬,一个孩子故意不避蚊虫而让其叮咬饮血。可实际上,这样的例子已经无法效仿,因为现今有了蚊香、灭蚊器,根本不用“恣蚊饱血”。而“哭竹生笋”“卧冰求鲤”更不切实际。尤其是“尝粪忧心”已经突破人类底线,类似于一种自残行为,不值得提倡。

当然其中最残忍最血腥的,还是“为母埋儿”(也即“郭巨埋儿”)。为了给母亲大人省口粮,竟然将小小的孩子活活埋葬。

更多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