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隋唐大运河,始建于公元605年,自南宋偏安一隅定都临安后,宋、金划淮而治,运河久废不用,河道於塞,逐渐埋入地下。到南宋后期,运营了500多年的大运河彻底废弃。
隋唐大运河遗址,大体分两种:一种是在地面上,如沿岸的古城、古佛;另一种是在地下,是考古挖掘出来的古桥、古码头、古仓窖和古瓷器。前者中的古城墙,如河南鹤壁市的黎明镇,古佛如鹤壁市大伾山的北魏大佛,这些凤毛麟角的地面运河遗迹之所以能保存,是因为所在地势较高,或者根本就在小山上。其余遗迹则全在地下,所有的重大发现都是考古的成果。其中最令人惊奇的首推古粮仓的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