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零丁洋》表达作者以死明志的决心,舍生取义的高尚情操,充分体现了他的民族气节,强烈的爱国情怀。
首联描写自己一生主要经历;颔联用比喻写出国家和自己现状;颈联:表现自己忧愤;尾联:直抒胸臆。可用作爱国,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高贵品质和伟大的人格
《过零丁洋》全诗表现了慷慨激昂的爱国热情和视死如归的高风亮节,以及舍生取义的人生观,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崇高表现。
创作背景:
这首诗见于文天祥《文山先生全集》,当作于公元1279年(宋祥兴二年)。公元1278年(宋祥兴元年),文天祥在广东海丰北五坡岭兵败被俘,押到船上,次年过零丁洋时作此诗。
随后又被押解至崖山,张弘范逼迫他写信招降固守崖山的张世杰、陆秀夫等人,文天祥不从,出示此诗以明志。明确表达了作者对当前局势的认识,是作者对自身命运的一种毫不犹豫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