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氏献璧演变而来的成语是完璧归赵
完璧归赵的意思是,完:完整无缺。璧:古代一种玉器。赵:指战国时的赵国。比喻把原物完好无损地归还原主。
出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蔺相如带宝玉去秦国换取城池;见秦王有诈;便凭着大智大勇;终于使宝玉完好回归赵国。”
近义,物归原主,完好无损
反义,横征暴敛,巧取豪夺,久假不归
【完璧归赵】完:完整无缺;璧:古代一种扁圆形的、中间有孔的玉器;赵:赵国;本指蔺相如将和氏璧完好地自秦国送回赵国邯郸。后来比喻把原物完好无损地归还本人。
【白璧三献】:楚人和氏得玉璞,两献楚王,两遭刖足。
第三次王使治璞,得白玉,琢以为璧,世称“和氏璧”。比喻不识良材或怀才不遇。
【才怀隋和】:才:才能;隋:隋侯珠,春秋时代非常名贵的宝珠;和:和氏璧,春秋时极有名的宝玉。形容具有罕见的才能。
【楚璧隋珍】:指和氏璧与隋侯珠。比喻杰出的人才。
【和隋之珍】:和:和氏璧;隋:隋侯珠。像和氏璧和隋侯珠那样的珍贵宝物。形容极其珍贵或极为难得的东西。
【荆山之玉】:荆山:山名,此山产宝玉,据传和氏璧就出自此山。比喻极珍贵的东西。
【随珠和璧】:随侯珠与和氏璧的并称。泛指珍宝或珍宝中的上品。事见《韩非子·和氏》、《淮南子·览冥训》。
【随珠荆玉】:随侯珠与和氏璧的并称。泛指珍宝或珍宝中的上品。同“随珠和璧”。
【有眼不识荆山玉】:荆山:山名,此山产宝玉,据传和氏璧就出自此山。比喻眼力差,识别不出贤人或珍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