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期【唇亡齿寒的故事】 春秋时期,晋献公想要扩充自己的实力和地盘,就找借口说邻近的虢(guó)国经常侵犯晋国的边境,要派兵灭了虢国。
【成语】: 唇亡齿寒
【拼音】: chún wáng chǐ hán
【解释】: 嘴唇没有了,牙齿就会感到寒冷。比喻利害密要相关。
【成语故事】:
晋侯再次向虞国借道去征伐虢国,宫之奇进谏说:“虢国,处在虞国的外面。虢国如果灭亡了,虞国必然跟着灭亡。有言:‘辅车(颊骨与牙床)相依,唇亡齿寒’,所指的就是虞国和虢国之间的相依关系。”结果虞国国君没有听从劝告,晋国在灭了虢国后,顺便也灭了虞国。
也就是唇亡齿寒出自春秋时期。
《左传·僖公五年》:“ 晋侯复假道於虞,以伐虢 。 宫之奇谏曰: 虢 ,虞之表也;虢亡,虞必从之……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