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这种界定是从货币政策执行效果来衡量的,即“市场流动性”角度,是一种资金在社会中的运行状态,而不是从货币供应量、利率等操作指标或静态指标来衡量的。货币的运行状态是由经济状况、金融体系现状以及货币政策和金融监管制度、措施共同决定的,应统筹考虑。
其次,“合理充裕”中的“合理”,应该是经济合理性,是不会引发不可持续泡沫的充裕。从银行角度,应该是没有过大的资金运用压力;从企业整体的角度,应该是具有经济合理性的资金需求,能较容易获得市场的资金支持。最后,这种合理充裕应该是宏观概念,是相对于我国现有的金融体系而言的合理充裕。在现有金融体系下,要想使得所有企业,尤其是每一家中小企业的流动性都达到合理充裕,社会整体的流动性只能是泛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