淞沪的意思是:泛指吴淞口和上海地区。
元朝初年,今上海地区置华亭府(治今松江区松江镇),不久改称“松江府”。明朝初年,为避免地名与河名混用,于是就把“松江”改称为“淞江”。
而上海县城厢一带(今属黄浦区)因地处吴淞江以南,于是就被称为“淞南”。后来人们就称上海为“淞滨”、“淞南”、“淞沪”等。
魏晋南北朝时期,今上海地区的松江(今苏州河)下游近海口一段被称为“沪渎”或“沪海”。
淞沪并不是一个城市,而是一个地理方位的概念。"淞"是指上海地区,而"沪"则是上海的别名,来源于古代渔民在此水域捕鱼的活动。
因此,“淞沪”指的是位于长江和东海交汇处的上海地区。这个地区是中国的一个重要经济中心,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