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硕士相当于古代侍书贡生。 小学毕业,考试合格,有附生文凭,可参加乡试;
初中毕业,考试合格,有贡生文凭,可参加乡试;
高中毕业,考试合格,有举人出身,可参加会试;
大学预科或大学专科毕业,有举人或进士出身
大学本科毕业,有进士出身。
也就是,副学士=同进士、学士=进士。
硕士≈侍书、待詔;博士≈五经博士、典籍。
讲师、实习研究员≈编修、检讨;
副教授、副研究员≈侍读、侍讲;
教授、研究员≈侍读学士、侍讲学士;
终身教授≈学士
名誉教授≈各类殿阁大学士
硕士研究生相当于古代的举人学历。举人每三年才能考1次。
古代学历分为:秀才、举人和进士。
古代教育和科举是分开的,太学生一样要参考解试才能获得解额(国子监解额),获得解额才是举人(获准参考科举之人)。科举之后,入翰林院,(进士出身)考试获得庶吉士头衔,大致相当于学士学位。
庶吉士之上,有五经博士、典籍、侍书、待诏等头衔,大致相当于硕士学位。再上,有修撰、编修、检讨等头衔,大致相当于博士学位。
再其上,有侍读、侍讲,大致相当于副教授职称。再其上,有侍读学士、侍讲学士,大致相当于教授职称。最大的是学士,大致相当于首席教授、学术委员会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