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维修大全>综合>

古诗词中桌子的别称(餐桌的古诗词)

古诗词中桌子的别称(餐桌的古诗词)

更新时间:2025-06-22 07:33:09

古诗词中桌子的别称

在古诗词中,桌子通常不被赋予一个特定的别称,因为它更多地是一个实用的家具,而非带有丰富象征意义的物品。然而,有时候,根据桌子的用途或放置的环境,诗人可能会用一些形容词或词组来描述它,而不是一个专门的别称。
例如,桌子可能会被称为“书案”或“案几”,尤其是当它被用来放置书籍或文具时。在古诗中,“案”或“几”常常被用来指代小桌子或书桌。
此外,如果桌子被放置在卧室中,它可能会被称为“妆台”或“镜台”,尤其是在女性诗人的作品中,这些词语经常用来指代放置化妆品或镜子的桌子。
但总的来说,古诗词中并没有为桌子设定一个固定或广泛使用的别称。

在古诗词中,桌子有时被称为“案”或“几”。例如,“案”常用于指代书桌或餐桌,如杜甫的《进雕赋表》中提到的“臣之述作,虽不足鼓吹六经,至沉郁顿挫,随时敏捷,扬雄、枚皋可企及也。有《雕赋》一篇,谨随表进上,伏望陛下垂采。臣璘诚惶诚恐,顿首顿首,谨言。”这里的“案”指的是书桌。而“几”则常用于指代小桌或茶几,如李清照的《如梦令》中的“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这里的“几”指的是小桌。
当然,这只是桌子在古诗词中的一些常见别称,不同的诗人和诗句可能会有所不同。
你对古诗词感兴趣吗?

更多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