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维修大全>综合>

人不轻狂枉少年出自哪(人不轻狂枉少年下句)

人不轻狂枉少年出自哪(人不轻狂枉少年下句)

更新时间:2025-06-22 08:29:13

人不轻狂枉少年出自哪

出自老少年。

唐寅(1470年3月6日-1524年1月7日),字伯虎,小字子畏,号六如居士,南直隶苏州府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祖籍凉州晋昌郡,明朝著名画家、书法家、诗人。成化二十一年(1485年),考中苏州府试第一名,进入府学读书。弘治十一年,考中应天府乡试第一(解元),入京参加会试。弘治十二年,卷入徐经科场舞弊案,坐罪入狱,贬为浙藩小吏。从此,丧失科场进取心,游荡江湖,埋没于诗画之间,终成一代名画家 。唐寅晚年生活穷困,依靠朋友接济。嘉靖二年十二月二日,病逝,时年五十四岁。

代表作品:落霞孤鹜图、杏花茅屋

人不轻狂枉少年的

意思是:

人如果年少时都不轻狂,那他白做少年了。

枉:枉费。

出自唐伯虎的《老少年》。

原文如下:

老少年

明·唐伯虎

原句:人为多愁少年老,花为无愁老少年。年老少年都不管,且将诗酒醉花前。

译:

人因为多愁,少年就现老相;花因为无愁,老来更显娇容。多愁无愁,年老年少,究竟与我何干?还是饮酒赋诗,让醉颜和红叶媲美吧。

后来这句话就被解读为:人不轻狂枉少年。人不冲动枉少年出自哪里?

人不轻狂,枉少年”我想大家都听过这句话吧,可明白这句话真正意思的却没有几个人,大多数人只当是说,年轻人,如果在年少时都不轻狂,那他就白做少年了。

其实这句话真正想表达的是“年少时要拼搏不能认命,要不然就枉费了青春年华。”

全诗是这样写到的——

人为多愁少年老,花为无愁老少年。

年老少年都不管,且将诗酒醉花前。

而这首诗的大意是说:人因为多忧多虑,及时正值青年也显苍老,花因为无忧无虑凋零前依旧那么艳。所以,劝解世人也不去计较什么年老年少了,只能暂且抛开那些愁烦的事情,把酒吟诗醉卧在花前了,也是人生的一种活法。所以,后人根据这首诗表达出来的大致意思,引申出“人不轻狂枉少年”一句来。

更多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