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饮食过咸
食用盐中的主要成分便是盐。咸味也是来自于此。而钠与尿里排出来的钙有很大关系,每吃下6克盐,大约就会丢掉40mg~60mg的钙。甚至有研究表明:
我国居民食盐摄入量其实远远超过世界卫生组织的推荐值(每天5克)。与此同时,钙的摄入量(接近400毫克)却只有推荐值(800毫克)的一半。
所以,少吃盐,就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钙的流失。
2. 挑食
很多人挑食,不爱吃绿叶蔬菜。却不知蔬菜中,尤其是深绿色的蔬菜,其钙、钾、镁、维生素 C 等营养素是很丰富的,可以促进钙的吸收和利用。建议大家每天是要吃够一斤蔬菜的,最好是至少5种类别的菜。
3. 摄入过多肉
很多人认为骨头汤、肉汤可以补钙,所以把饮食重点放在了荤菜上。事实上,日常的饮食中有适量的蛋白质确实有助于钙的吸收。但是,当膳食中蛋白质过多,效果则适得其反,由此导致尿排泄钙的量增加,从而引起钙的缺乏。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的推荐,每天吃肉40~75克,也就是手掌大小的肉,就很足够了。
4. 不喜欢奶制品
牛奶和各种奶制品堪称天然钙库,每100毫升的牛奶当中,钙含量超过100毫克。而且,乳制品不但钙含量高,吸收也比较好。
如果肠胃不适应与喝牛奶,也可以选择每天喝300克酸奶或是冲泡30~40克奶粉即可。
5. 懒得动
想要促进骨骼对钙的利用,保持每天至少运动半小时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因为通过运动,我们可以对骨骼进行刺激。
运动类型除了慢跑、太极拳、骑自行车等有氧运动,还可以适量选择举哑铃、扶墙俯卧撑、双膝着地爬行等等。
6. 过度节食减肥
节食减肥也会影响人体对于钙质的摄入、吸收和存储,引起不但会影响体内脂肪的燃烧效率,还影响身体的营养均衡。因此,不要用极端的节食方法来减肥,如果需要限制热量,一定要在节食减肥时及时补钙。
7. 怕晒,所以一直不晒太阳
很多人怕晒,尤其到了夏天,也是里三层外三层的包得严严实实的。但事实上,我们不必这么过度怕晒,因为偶尔晒晒太阳,对我们自身的健康状态是很有帮助的。
我们的皮肤在阳光中紫外线的照射下,可以自身合成维生素 D,而维生素 D 可以帮助我们身体吸收和利用钙。
钙流失七大原因包括:
1. 年龄增长: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对钙的吸收能力会逐渐减弱,导致钙流失。
2. 缺乏阳光照射:阳光中的紫外线可以促进人体合成维生素D,而维生素D则有助于钙的吸收。如果长期缺乏阳光照射,就会导致钙流失。
3. 饮食不均衡:如果饮食中缺乏富含钙的食物,或者摄入过多的咖啡因、盐分等物质,都会影响钙的吸收和利用,从而导致钙流失。
4. 缺乏运动:适当的运动可以刺激骨骼生长和钙的吸收,如果长期缺乏运动,就会导致钙流失。
5. 吸烟和饮酒:吸烟和饮酒都会破坏骨骼组织,导致钙流失。
6. 慢性疾病:一些慢性疾病如肾脏疾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等也会导致钙流失。
7. 药物副作用:某些药物如利尿剂、抗癫痫药等也会影响钙的吸收和利用,从而导致钙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