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维修大全>综合>

关于口技的历史故事(民间口技故事全集)

关于口技的历史故事(民间口技故事全集)

更新时间:2025-06-29 08:24:39

关于口技的历史故事

口技是优秀的民间表演技艺,是杂技的一种。起源上古时期,人们用于狩猎,模仿动物的声音,来骗取猎物获得食物。据历史文字记载,战国时期《孟尝君夜闯函谷关》的故事中,“鸡鸣狗盗”是最早将口技运用到了军事。到了宋代口技已成为相当成熟的表演艺术,俗称“隔壁戏”。从宋代到民国时期在杭州盛为流行,表演者用口、齿、唇、舌、喉、鼻等发声器官模仿大自然各种声音,如飞禽猛兽,风雨雷电等等。能使听的人达到身临其境。这种技艺,清代属“百戏”之一种。

2011年5月23日,口技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北京自然之声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获得“口技”项目保护单位资。

在我国的传统艺术中,口技是人们喜闻乐见的艺术表演形式。口技人听音指物,和谐谈笑一瞬间。据说春秋战国时期就有口技人表演口技,一“鸡”引来百鸡啼的故事。《史记·孟尝君列传》就中记载了孟尝君门下食客在一次逃难中学鸡叫骗开了城门,顺利逃生的故事。

这种“鸡啼”由民间艺人所传承,在历代的发展中搬上舞台,进入大雅之堂。口技表演主要是模仿声音,如:动物家禽、昆虫、风雷浪涛、劳动器械、乐器以及人们在生产劳动中出现的各种声音事物等。

更多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