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维修大全>综合>

信阳毛尖的历史(信阳毛尖的前世今生)

信阳毛尖的历史(信阳毛尖的前世今生)

更新时间:2025-06-28 17:52:12

信阳毛尖的历史

中国茶叶生产早在三千多年前的周朝之前就已开始。

1. 东周时期,我国的政治经济中心在河南。当时,茶在河南传播,并在具有生态优势的信阳一带生根发展。

2. 唐朝时期,茶叶生产发展开始进入兴盛时期,信阳已成为著名的"淮南茶区",所产茶叶品质上乘,列为贡品。贡茶是中国古代专供皇室享用的茶叶。

3. 茶圣陆羽编写的世界第一部茶书《茶经》,把全国盛产茶叶的13个省43个州郡,划分为八大茶区,信阳归淮南茶区。北宋文豪苏东坡曾赞叹:"淮南茶,信阳第一。" 西南山农家种茶者多本山茶,色味香俱美,品不在浙闽以下。

宋朝全国有十三个产茶县,信阳的商城、潢川、固始分别为其中之一。

4. 清朝时,信阳已发展有6个产茶县,即信阳、罗山、光山、固始、商城、潢川。

5. 1915年信阳毛尖参加巴拿马万国博览会时与贵州茅台同时获得了金质奖。

6. 1949年建国后,信阳毛尖多次被评为省、部优质产品,被誉为十大名茶之一。

7. 1992年起举办的“信阳茶叶节”,一年比一年红火,更使信阳毛尖驰名中外,畅销全国各地,远销日本、德国、美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

信阳毛尖又称豫毛峰,属绿茶类,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也是河南省著名特产之一;其主要产地在信阳市浉河区(原信阳市)、平桥区(原信阳县)和罗山县。由汉族茶农创制。民国初年,因信阳茶区的五大茶社产出品质上乘的本山毛尖茶,正式命名为“信阳毛尖”。

更多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