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国五次合纵攻秦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战争事件,发生在战国时期,旨在共同对抗统一战胜各国的秦国。根据历史记载,这五次合纵攻秦的具体兵力数据没有明确的统计,而且由于历史记载的不完整和存在的争议,关于兵力的具体数字也有不同的说法。
在这些合纵攻秦的战争中,对秦国发动攻势的六个国家包括齐、楚、燕、魏、韩、赵。每个国家动员的兵力、军队数量和配置会根据具体战役和时期而有所不同。根据历史学家和史书的研究,一些估算的数据是:齐国动员了大约70万人,楚国动员了40万人,燕国动员了30万人,魏国动员了25万人,韩国动员了10万人,赵国动员了50万人。但这些数字仅供参考,实际的兵力可能存在偏差。
综上所述,六国五次合纵攻秦的具体兵力数据并不确切,而且各国的兵力数量也因战役和时期而有差异。因此,具体的兵力总数难以确定。
六国联军总共四十八万,是战国以来最大的一次性用兵规模。其中魏国精锐步骑八万,主将晋鄙;齐国步骑八万,主将田间;赵国步兵六万,主将肥义;韩国步骑五万,主将韩朋;燕国步骑六万,主将子之;楚国兵力最多,步骑十五万,主将子兰。六国军马都不带粮草辎重,而由魏国敖仓统一供给,过后六国分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