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维修大全>综合>

柳松菇的栽培方法是怎样的(松乳菇人工栽培技术培训)

柳松菇的栽培方法是怎样的(松乳菇人工栽培技术培训)

更新时间:2025-06-28 19:12:28

柳松菇的栽培方法是怎样的

柳松菇,又称黄伞、柳蘑等,个别地方有的人将杨树菇、茶薪菇等类品种也以“柳松菇”或“柳树菇”称之,但实际上它们是不同的。一般野生菇在8~10月份采收,除鲜食外,多余的便可晒干保存,当地居民都是留之招待尊贵客人。可见它的营养价值之高及稀缺。

一、柳松菇的特点

菇体金黄色,有时略显橙色,但不明显;遍体发生鳞片,外观形象欠佳;菌盖上生有黏液状物,类似金针菇或滑菇那种但偏少。

二、对生长环境要求

柳松菇野生菇的发生,多为夏秋季节,因此,该品种应为中温偏高型品种;但在控温栽培时,15℃以下条件仍可顽强出菇,并且产量不低于20℃以上的条件,说明该品种在栽培过程中越来越耐低温条件。

三、柳松菇常用配方

1、棉籽壳主料的基本配方

棉籽壳230千克,麦麸20千克,豆饼粉5千克,石灰粉6千克,石膏粉3千克,三维精素120克。

◆配置方法:棉籽壳加石灰粉拌料后堆闷1~2天,期间翻堆并予适量补水;直接装袋时将石灰粉降为3千克,前提是使用机械拌料,以使充分拌匀,原料充分吸水后,再将三维精素溶于水喷入再拌匀。

2、木屑主料的基本配方

木屑200千克,麦麸30千克,玉米粉20千克,豆饼粉15千克,尿素1千克,石灰粉12千克,石膏粉3千克,三维精素120克。

◆配置方法:木屑加入石灰粉堆酵10天以上,期间每天翻堆,视失水状况予以适量补水,然后再行常规拌料、装袋。

3、玉米芯混合料的基本配方

玉米芯130千克,木屑80千克,麦麸30千克,玉米粉10千克,豆饼粉10千克,复合肥2千克,石灰粉12千克,石膏粉3千克,三维精素120克。

◆配置方法:木屑加入5千克石灰粉堆酵10天,期间玉米芯加入石灰粉发酵5天,发酵期间每天翻堆一次,并根据失水状况予以补水;完成发酵后,再行常规拌料。

4、豆秸粉混合料的基本配方

豆秸粉120千克,木屑60千克,玉米芯50千克,麦麸10千克,玉米粉10千克,复合肥2千克,尿素1千克,石灰粉12千克,石膏粉3千克,三维精素120克。

5、废棉混合料的基本配方

废棉150千克,玉米芯70千克,麦麸30千克,复合肥2千克,石灰粉6千克,石膏粉3千克,三维精素120克。

6、秸秆混合料的基本配方

秸秆混合料170千克,玉米芯20千克,木屑20千克,麦麸40千克,豆饼粉5千克,复合肥3千克,尿素2千克,石灰粉9千克,石膏粉3千克,三维精素120克。

四、栽培模式

(1)立体栽培模式: 这是使用筒料塑料袋的生产,与平菇、金针菇等立体栽培出菇模式相同,将菌袋单排码高至5~6层,低温季节可码高10层甚至更多,两头出菇。

(2)层架单头出菇模式: 是指使用折底袋,完成发菌后将菌袋底部相对、一头开口出菇的栽培模式。

(3)层架直立出菇模式: 是指将菌袋立排于栽培架上、开口向上出菇的生产模式,多为设施化生产或机械化生产。

(4)单层土栽模式: 就是将菌袋底部塑料膜切开,使基料直接与土壤或覆土接触,菌袋直立向上出菇的生产模式。

(5)瓶栽模式: 就是利用工厂化生产采用的大口出菇瓶,采取机械化操作、控制栽培出菇的现代化栽培模式。就是在准备好的菇架上密集排入菌瓶栽培筐,或打开瓶盖后,调控菇房的各项条件,即可出菇;由于瓶栽模式较高的机械化或自动化程度,因此,无需过多的人为操作即可完成生产。建议进行设施商品化生产的采用该种模式。

五、出菇管理

(1)催蕾: 操作时关键掌握三点:第一,温差刺激;第二,光差刺激;第三,湿差刺激。虽然柳松菇无需条件刺激亦可现蕾,但是,经过条件较大幅度的改变,现蕾速度可以得到加速,适合现代条件下的商品化生产要求。

(2)幼菇管理: 蕾期后,继续保持90%~95%的空气湿度,并调控温度在23℃以下,保持良好的通风,适宜条件下,约经2~3天,可见子实体雏形,菌柄伸长、菌盖初生成型,未能分化的原基软化、萎缩,色泽变浅,并失去光泽,尤其在同一出菇面上原基数量偏多时,由于生长竞争等原因,不能有效地吸收利用营养及水分,部分相继萎缩死亡,这是生产中的自然现象,也是生物竞争的必然结果;幼菇期的各项条件不要有大的起伏。

(3)成菇管理: 幼菇期后的成菇阶段,可调控温度在20℃左右,空气湿度90%左右,适量的通风以及约500~1000勒克斯的光照强度,使幼菇的生长发育在适宜条件下,得以正常健康地进行。

随着菇体的长大,需水量及需氧量相应增加,并且,成菇阶段对自然的抗逆性亦有所提高,因此,除对地面、墙体的大量用水外,适量往空中喷雾也是可以的,但不允许有水滴落在菌盖上,以免菌盖上产生褐色斑点;光照的调控应根据产品的去向来确定,因为子实体色泽将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变深,一般控制在500~1000勒克斯之间,菌盖色泽即为正常。

六、适时收获及采收后管理

1、采收:采收应坚持宁早勿晚的原则,不可使其成熟,掌握七八分熟为宜,春季大规模生产时,可掌握六分熟的采收标准,秋栽时由于气温趋低可视栽培数量而定,最迟不超过八分熟。根据温度条件的不同,生长时间也会长短不一,观其菌盖呈半球或小半球体状、菌褶仍呈黄色时,也就是六七分熟的样子,即应及时采收。

◆鉴别成熟期的方法:第一点是菌盖黄褐色,鳞片深黄或褐色;第二点,菌柄自下往上老化成木质化状态,该木质化长度可以基本确定子实体的老熟程度,一般六分熟以前不会形成木质化。

2、采后管理: 采收后的菌袋,即应及时清理袋口料表的死蕾及死菇等,有条件的可对菌袋进行浸泡补水处理,然后清理棚内卫生,提高温度至25℃左右,降低棚湿到70%左右,密闭菇棚,春季出菇时应注意防虫。约10天后,再度采取提高光照、加大温差和湿差等措施,即进入再次催蕾阶段,具体管理操作同前期催蕾。

好了,柳松菇的栽培方法就介绍到这里了,供参考!更多种植技术方面的问答请关注【鄂西小浓人】。

更多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