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维修大全>综合>

镜片电镀工艺流程(镜片生产流程与工艺)

镜片电镀工艺流程(镜片生产流程与工艺)

更新时间:2025-06-29 02:33:15

镜片电镀工艺流程

镜片电镀是一种常用的镜片加工工艺,其流程如下:

1. 清洗:将切割好的镜片放入清洗槽中,使用化学清洗剂和超声波等方法,去除表面的油污和杂质。

2. 预处理:经过清洗后,镜片需进行预处理,包括去除氧化物、促进镜片与电镀层附着的特殊处理等。

3. 镀膜:将经过预处理的镜片放入镀膜槽中,通电使阳极和阴极之间产生电流,通过电解反应使镀液中的金属离子析出并沉积在镜片表面。

4. 调整:根据需要,对电镀层进行调整,包括增加或减少镀层厚度、调整镀层颜色等。

5. 清洗:将电镀后的镜片重新放入清洗槽中,去除残留的镀液和杂质。

6. 检验:对电镀后的镜片进行质量检验,包括检查镜片表面的光洁度、镀层的附着力和厚度等。

7. 包装:对合格的镜片进行包装,以保护其表面不受损坏,并方便运输和使用。

以上为镜片电镀的一般工艺流程,具体操作根据镜片类型和工艺要求可能会有所差异。

1、 镀加硬膜。

该工艺是在镜片表面采用氧化硅加硬技术,使其耐磨性接近玻璃片。加硬膜镀层较厚,约3~5μm。对于镀加硬膜的树脂镜片,可以通过桌面敲击的声音和镜片的颜色亮度来识别。声音清脆、边缘明亮的镜片是经过加硬处理的。

2、 镀减反射膜(增透膜)

该工艺即利用光的干涉原理,在镜片表面镀上一层1/4光波长厚度的金属镀层,使光线全部通过镜片而没有反射,并可滤除380nm以下紫外线及700nm以上红外线,滤除强光下的刺眼眩光,去除幻想,同时减少镜片涡纹,增加审美度。目前的多层减反射膜的厚度约为0.3μm,多采用氧化钛、氧化锆等高纯度金属氧化物材料,通过蒸发工艺镀于树脂镜片的表面,达到良好的减反射效果。镀减反射膜后会有残留的颜色,多以绿色系为主。对于需要加硬的镜片,要先进行加硬处理再镀减反射膜。

3、 镀抗污膜。

该工艺即抗污膜的材料以氟化物为主,可将多孔的减反射膜层覆盖起来,并且能够减少水和油与镜片的接触面积,使油和水滴不易粘附于镜片表面,因此也称防水膜。镀抗污膜多采用真空镀膜的方法。膜层较薄,约为0.005~0.01μm。

4 、镀抗辐射膜。

所谓抗辐射物质是一种金属化合物,在镜片表面形成一种屏障。根据电磁干扰屏蔽原理,利用特殊的镀膜工艺在镜片表面镀上导电膜层,可将低频辐射及微波辐射进行反射及吸收,免除低频辐射造成的眼睛潜在发热,防止视疲劳。

5、 镀偏振膜。

我们知道:眼镜所使用的镜片中的偏光膜分为两种,一种是胶合于镜片中间的厚度相对较厚的偏光膜,这样的镜片边缘呈现很明显的“三明治”状态。一种是贴附于镜片表面的厚度较薄的新型偏光膜,这样的镜片比较美观。

6、 镀抗UV膜。

该工艺主要是确保我们所佩戴的镜片具有能阻挡阳光中有害紫外线之功效。

更多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