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的别称有:
丑牛、土畜、乌犍、沈牛等。乌犍常泛指耕牛,沈牛即水牛。不同年龄段的牛的别称有:犊、牬(bèi)、犙(sān)、牭、犕(bèi)等。犊指小牛,牬指两岁的牛,犙指三岁的牛,牭指四岁的牛,犕指八岁的牛。
1.
丑牛——汉代王充《论衡·物势》:“丑,牛也。” 在十二地支中,丑属牛。 故牛又称丑牛。
2.
土畜——《魏书·礼志一》:“群臣奏,以国家继黄帝之后,宜为土德,故神兽如牛,牛,土畜。”
3.
乌犍——特指水牛。 唐代唐彦谦《越城待旦》诗:“青溪白石村村有,五尺乌犍托此生。” 因多生吴地(江淮一带),故又称“吴牛”。 水牛能沉在水中,故又称:“沈牛”。 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其兽则 旄獏犛,沈年麈麋”,李善注引张揖曰:“沈牛,水牛也能沈没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