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油耗增大、影响动力输出
机油的粘度增大,发动机的运转阻力就增大,交大的机油内阻,不仅会影响动力,同时也会增加油耗。通常来说,30变成的机油,油耗一般会增加0.5到1升左右。特别是在冬季低温下,油耗增加的更加明显。
2、冷车噪音增大,热车噪音减少
高粘度机油在发动机冷启动时,由于内阻增大,发动机运转时阻力增加,空载负荷增大,此时会导致冷车的启动噪音增大,但是当发动机处于热车工况时,由于高粘度机油对声音阻力的作用更好,因此,发动机会相对更安静一些,震动感觉会降低一些。
3、热车时间增加,理论上冷车运转时对发动机的磨损相对更大
高粘度机油散热能力要差一些,发动机处于冷车启动时,燃烧时的热量没有办法,更快的通过机油循环散热,理论上发动机热车时间可能会增加,理论上来说,冷车运转时间越长,对发动机的磨损越大,经过实验测试,发动机在冷车低温运转时磨损大约比正常水温软时曾增大5倍左右。
4、冷启动磨损增大、低温启动性能变差
90%以上的磨损都是发生在发动机冷启动的瞬间,高粘度机油的内阻增大,流动性相对更差一些,这会影响机油泵的泵油速度,在长时间熄火停车以后,发动机内的机油会回流到油底壳,发动机的一些润滑面部位处于乏有润滑状态,此时发动机的运转就会产生较大的磨损,这种情况一直会等机油臂泵送到润滑部位,才能够改善,因此理论上来说,机油粘度越低,泵送速度越快,这个磨损就越小,反之,机油粘度增加,泵送速度越大,发动机磨损就越大。特别是对于低温启动时,温度越低,机油流动性越差,此时对于发动机的磨损会更大。
5、高温保护性能更好,但不一定用得上
机油粘度的增加会增加机油的高温保护性能,增加高温抗剪力,增加油膜的厚度,是对发动机保护较好的一面,但是发动机运转是否能够用得上就不一定了,通常情况下,5w30的高温抗剪力大约在3.5左右,而10w40的高温抗剪力大约会大于4.2,从发动机设计角度来说,在选用机油的时候,一定会经过严格的长期的测试,最后选择出一款经济性能好,保护性能够用的机油,标注在用户手册上,也就是说,只要用户手册上标注的机油其保护能力都是够用的,本来5w30的机油就已经能够完全保护发动机了,就没有必要更换为10w40的机油,更好地保护能力,发动机根本不需要。
30粘度机油和40粘度机油都是单级夏季用油。
30粘度机油表示其使用温度为30℃及以上的夏季高温,40粘度机油可适用于40℃及以上的夏季高温。
从粘度级别角度来看,40粘度的机油要比30粘度的机油粘稠一些,所以其适用温度也就更高一些。
因此,如果环境温度高于30℃及以上温度时,30粘度机油换成40粘度基本有影响,可以放心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