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节的来历主要有两种说法:
一是与春秋时期的晋国忠臣介子推有关。
二是古代的钻木求新火之制。
介子推割肉救晋文公,助其复国称霸。后隐居绵山,拒绝晋文公的邀请。晋文公放火烧山,想见介子推,却导致他母子殉难。晋文公悲恸,为纪念介子推的忠孝,设寒食节,禁火吃冷食。
晋文公重耳在流亡期间,曾一度饥寒交迫,介之推为了帮助重耳,不惜割下自己腿上的肉煮成羹汤,让重耳充饥,从而帮助重耳度过了难关。
重耳最终回国成为晋文公,但他忘记了介之推的功绩,没有邀请介之推一同回朝。
介之推不愿因功邀赏,便与母亲隐居于绵山。
晋文公得知后,感到非常内疚,为了表达对介之推的怀念和敬意,他下令在介之推死难的日子禁火寒食,以示哀悼。
这个日子后来逐渐演变成了寒食节,成为纪念介之推的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