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楼送辛渐》:这首诗是王昌龄送别好友辛渐时所作,描绘了离别时的深情和思念之情。其中“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句诗被广泛引用,形象地表达了离别时的壮丽景色和深情厚意。
《登鹳雀楼》:这首诗描绘了登上鹳雀楼后所见的壮丽景色,以及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其中“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这句诗被广泛引用,形象地表达了大自然的壮丽和恢弘。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这首诗描绘了秋夜中凉爽的气息和宁静的景象,表达了对美好时刻的珍惜和感慨。其中“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这句诗被广泛引用,形象地描绘了秋夜的幽静和美丽。
王昌龄 (698—757年),字少伯,唐朝时期大臣,著名边塞诗人。开元十五年(727年),进士及第,授校书郎,迁龙标县尉。参加博学宏辞科考试,授汜水县尉,坐事流放岭南。开元末年,返回长安,授江宁县丞。安史之乱时,惨遭亳州刺史闾丘晓杀害。
王昌龄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人交往深厚。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边塞诗最为著名,有“诗家夫子”、“七绝圣手”之称。著有《王江宁集》六卷。以下是其诗三首
1、《从军行·其四》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2、《出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3、《从军行·其五》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